蒋介石早在留学日本的时候就对德国的军事充满崇拜,一战失败后的德国用很短的时间就组建起了一支当时最为现代化的军队,这些都坚定了蒋介石希望引进德国顾问训练中国军队的决心。而这时候的德国也正在为自己寻找战略原料供应国和武器出口国,而中国显然是一个十分理想的合作伙伴。在经过一番谈判之后,中德之间达成协议,由德国派遣顾问到中国帮着训练军队,而中国则大量采购德国军事武器和向德国供应钨矿石等战略物资。
德国顾问来到中国以后,认为中国军队最根本的问题是军官的问题,大批受过教育的年轻军官在军队无法起到领导作用,而恰恰是这些年轻的基层军官决定了一个军队的战斗力。随后在德国顾问的参与下,中国政府开始组建各类军校,为中国军队培养各级指挥人员。
展开剩余71%德国顾问在为中国军队积极培养军官的同时,还指出中国陆军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炮火支援,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在未来即将爆发的中日战争里,中国军队在面对日军炮兵与飞机优势的情况下,若没有相当数量的炮兵与日军进行对抗,那么赢得胜利的几率几乎为零。
德国顾问同时还建议中国要抓紧建设属于自己的战车部队,因为在此前的中日战争已经证明了能够有效克制日军坦克的最大武器,就是以坦克对坦克。
最终中国在德国顾问的建议下,在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以前组建了一个装甲兵团,4个炮兵旅,20个独立炮团,1个铁道兵团,1个汽车兵团,2个通讯团,2个工兵团。中国陆军似乎看到了开启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曙光。
蒋介石也意气风发的的向德国国防部长表示:“有意以贵国系统为敝国新建国防军编制、训练、武备、服装之式则也。”
但随着淞沪抗战的爆发,1937年全套德制装备的第87师、第88师以及第36师开赴抗日前线,接下来又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在这两次会战中,中国德械师无愧于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部队,给予日军迎头痛击,展现出了良好的作战能力,让日军惊叹中国军队竟然也有如此强大的作战能力。
在经历了两次与日军恶战以后,死里逃生的中国的德械师只剩下了不足千人,轻重机枪13挺,步枪360支。后来随着德意日轴心形成,中德关系恶化,中国德械师已经无法获得德国的军事武器补充,最终这次中国近代最为精锐的部队名存实亡,德械师在经过整编后改为第46师,由桂永清任师长。
发布于:天津市